新华社卢萨卡5月27日电? 通讯:为了胸前的五星红旗——记第20批援赞医疗队医生王军旗
新华社记者彭立军
5月一个工作日的上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市的中赞友好医院,二楼耳鼻喉科诊室外,两条长椅上坐满了等待就诊病人。诊室内,援赞医疗队耳鼻喉医生王军旗正头戴额镜,手持棉棒,低头仔细为一名赞比亚儿童检查鼻腔。
一个上午,王大夫接诊了二十来名病人。
“非常充实,收获很多?!蔽缧菔奔?,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回顾自己的一年援外工作。
“刚来的时候,每个上午能接诊10名病人左右,后来越看越多,因为大家知道这里有中国医生。现在平均能接诊25名病人,多的时候能有30多名?!?/p>
“周五是手术日,平均要做4台手术,有时候甚至8台左右。另外,医院还会安排手术周,一个星期大约能做近30台手术?!?/p>
王军旗在第20批援赞医疗队中年龄最小,除日常工作外,他还兼任队里的出纳、司机、厨房采购、驻地水电管理等工作?;止鄣纳钐热盟晌永锏目墓?,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军旗”。
“工作认真负责、生活积极向上、技术精湛、乐于奉献?!币搅贫佣映そ晡勒庋兰壅馕恍⌒值?。
“没想过能来赞比亚执行援外工作,来之前曾经担心因为援外工作导致业务被落下,”王军旗说,“后来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特别多,开展了很多新工作,包括赞比亚第一例耳内镜下鼓室成型手术?!?/p>
援外一年间,王军旗有三项手术类型填补了赞比亚空白,有十余项手术填补了该医院的空白。
“在生活上也比较充实,在这里有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学习,可以制定读书计划,闲暇时我也在自学吉他?!?/p>
在谈到与外国同事的相处时,王军旗说:“开始时大家还不熟悉,后来隔阂感逐渐减少,他们会拉着我唠家常,分享彼此间的‘小秘密’,还时不时给我带一些当地的食品?!?/p>
“还记得第一次和科室主任合作手术,是给一名9岁的男孩切除右侧鼻腔肿瘤。手术中利用了中国政府刚刚捐助的内窥镜系统和电凝系统,成功把肿瘤的根蒂彻底去除?!蓖蹙焖?,孩子父亲术后激动地称赞他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穿上白大褂就代表着国家,我能看的病一定要看好?!蓖蹙炜戳丝葱乜诒鹫肷系奈逍呛炱焱及杆担骸坝龅嚼咽?,不提别的,单是这红旗,就让我心底里涌出无尽的力量?!?/p>
在中赞友好医院工作了4年的露丝·皮里医生对记者说,中国医生教会了他们很多,也帮助了很多患者。现在很多外省市甚至邻国的病人也会慕名而来,因为“这里有一位王医生”。
中国援赞比亚医疗队是中国在当地的一张名片,是中赞友谊的使者。1978年以来,中国已向赞比亚派遣20批医疗队、546名医生。2019年4月,赞比亚卫生部向中国第20批援赞医疗队全体28名队员颁发赞中医疗合作勋章,以表彰他们为赞比亚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赞卫生部长奇卢菲亚说,医疗队不仅带来优质医疗服务,还帮助赞比亚培训一批高水平医务人员,提升了赞比亚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午后阳光洒进小小诊室,王军旗的脸上荡漾着笑容。一年援外工作即将结束,等待他的将是下一段精彩人生旅程。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