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2月10日电 题:读说唱演 入脑入心——江苏高校以“青年视角”创新思政教育
新华社记者 陈席元、眭黎曦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打开方式”?在江苏,部分高校探索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实践,由传统的老师说、课上讲,转变为让青年说、青年演、青年唱,用青年人的语言、青年人接受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增强思政教育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加深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同。
用青年人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印象中的马克思,满脸的络腮胡子,看起来威严又神圣,其实他也曾历经磨难,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成熟……”2018年夏天,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张雯欣创作歌曲《马克思依旧活在我们身边》,播音专业学生朗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以这种方式与马克思重逢。
“原来思政课还可以这样上?!彼罩荽笱Рヒ糁鞒肿ㄒ?016级本科生程沐阳朗读《共产党宣言》节选后心潮澎湃地说,“我感到似乎能够与马克思对话,感受他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情绪,马克思离我们并不遥远?!?/p>
一年来,南京大学师生拍摄微视频《神会马克思》,以师生对话的场景剧形式探讨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间掀起“追剧”的收看热潮。
参与节目录制的南京大学行政管理系2016级本科生吴嘉宝告诉记者,通过这档节目,她了解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以前课本上的、平面化的马克思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变得生动立体、亲切可感起来?!?/p>
视频主创、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张义修认为,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是慢慢成长成熟起来的?!拔颐茄≡裼肭嗄耆私咏幕疤?,让同学有代入感,产生共鸣?!?/p>
“现在有些青年觉得马克思是‘熟悉的陌生人’,主要还是因为对马克思不熟悉、不了解,所以对马克思的理论不亲近?!蹦暇┖娇蘸教齑笱砜怂贾饕逖г旱匙苤榧切齑ㄈ衔?,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画好马克思画像,讲好马克思故事,用马克思主义引领青年。
将信仰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全环节
“重科研,轻教学”“重死记硬背,轻内心认同”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短板;思政课和专业课,也似乎是两条“平行线”,思政教育阵地往往局限在课堂,青年学生走出教室,思想就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一些高校探索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实践,开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活动。学生们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亲近感与代入感中加深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情感与理论认同。信仰教育也走出每周一次思政课的空间与时间局限,融入学生在校的每一个环节。
在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娅针对艺术生的特点编排主旋律话剧《狂飙》,演绎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心路历程?!盎辜堑靡淮巍犊耢沸D诠?,高潮段落时,全场400多名师生自发起立、齐唱国歌,不少学生激动得热泪盈眶?!?/p>
饰演田汉的张振宇同学说:“田汉在对戏剧的不断追求中也在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出路,我在代入角色的时候就想到,年轻人应该向老一辈学习,肩负起‘强国一代’的历史使命?!?/p>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有百分之三四十的本科生、近一半的硕士博士生投身国防工业。2018年,南航首创“校友总师思政公开课”,邀请C919、AG600、直10、北斗三号卫星等“国之重器”的总设计师返校,为青年学生“现身说法”,激励他们成长成才,报效国家。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活动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和互动问答,带领高校师生重温马克思的感人故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以“青年视角”赢得价值认同
一个个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政创意,让“网红”“圈粉”“爆款”成为一年来高校思政教育的“热词”。有高校青年思政教师认为,加强信仰教育,形式创新只是第一步,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说服青年学生,让学生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
“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政教学创新,出了多少花样不重要,要看学生接受了多少?!毙齑ㄈ衔?,高校思政工作的关键是站在学生立场,把握问题导向,将自己摆进去,回应青年学生的关切,直击青年认识上的盲区和误区。
去年,南航组建徐川领衔的“川流不息”思政工作团队,成立思想教育研究中心,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和集中巡讲,一批年轻优秀的思政教师脱颖而出,形成以优秀个体带动群体提升的“雁阵效应”。
“近几年高校思政课上座率、抬头率不断提高,主动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越来越多?!闭乓逍匏?,“社会实践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思政教学,吸引更多青年自发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以此为契机回应青年现实关切,呼唤价值认同?!?/p>
“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仅只是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的职责,而是所有教师的共同使命?!敝泄┛拼笱У澄榧墙鹉苊魉?,“要让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专业课课堂,让所有教师都想上思政课,让所有学生都爱上思政课?!?/p>
王燕文认为,高校思政教育要突破单向灌输的模式,构建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相融合,形成合力育人的“大思政”体系。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