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泉州阿拉伯人后裔群像
2015-02-11 16:01 来源: 新华网
? 新华网福州2月11日电(记者夏晨 程露 张钟凯)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泉州散居着五万多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后裔。他们的先祖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繁荣,如今,他们迎来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机遇。
? 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泉州下辖的晋江市被称为“中国鞋都”,而陈埭镇作为晋江市下辖的一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亿元乡镇”。
? 走进晋江市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记者发现委员会标牌是中文、阿文双语。委员会副主任丁维果告诉记者,陈埭镇有7个回族行政村,人口两万余人。几百年前,阿拉伯商人经海上丝绸之路辗转来到此地,逐渐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最终发展成号称“万人丁”的陈埭回族。隐卧于泉州市东郊灵山的穆斯林圣墓中,目前仍存有陈埭丁姓祖墓。
? 据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介绍,唐代沿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已为数不少,至南宋和元代,这个东方大港已成为他们在远东的最大聚居地,泉州可谓那个时代的国际性大都市。如今,泉州市散居着五万多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后裔。
? 在这座小镇里,既有被列入文物?;さノ坏亩⌒栈刈屐籼?、陈埭清真寺,也有阿拉伯人后裔丁姓回族企业家创建的安踏、361度、特步等众多知名企业。陈埭镇作为福建省第一经济强镇,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十多年位列全省“百强乡镇”榜首。
? 三斯达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志猛是一位年轻的“80后”,7年前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回到陈埭继承父业。他告诉记者,公司从事废旧塑料袋、鞋类边角废料等橡塑废料的回收循环再利用,作为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新兴产业,丁志猛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 谈起自己作为阿拉伯人后裔的身份,他说,历史上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阿拉伯侨民善于航海、经商,这点在他们的父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也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经过数百年的民族融合,丁姓回族身上也显现出汉族人勤劳勇敢、坚韧信守与和衷共济的特点。
? 据专家考证,宋元时期,中西海上贸易空前繁荣,从事外国海上贸易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最多,他们运来香料、药材,载去丝绸、瓷器。中国的先进知识传入西亚,并传至欧洲;伊斯兰的科学、文化与艺术也广泛传入中国,穆斯林的足迹遍及中国各大港口、城市。
? 丁毓玲说,如今,除了泉州晋江陈埭镇的丁姓回族外,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的郭姓、散居于永春县等地的蒲姓等,也是历史上由海上丝绸之路辗转至泉州定居的阿拉伯人后裔。
? 从陈埭向东北方向不到20公里,便到了泉州湾北岸的郭姓回族聚居区百崎乡。记者一眼便望见带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乡政府。百崎乡文物所副所长郭廷玺介绍说,数百年的民族融合使得百崎乡百姓如今的生活习俗与周边汉族百姓区别不大,只是在祭祖等仪式和特色食品上体现出一些穆斯林特点。
? 郭奋宏是乡里为数不多从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的回族穆斯林。他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乡里曾派出十余位学生去北京进修阿拉伯语,但坚持下来的为数不多。在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大学学成归国后,他到位于广州的埃及曼苏尔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担任中方经理。
? “我们的业务主要是从福建石狮、广州采购童装、鞋类,再出口到埃及,由于物美价廉,很受当地市场欢迎?!惫芎晁?。
? 如今,泉州市永春县的蒲姓回族,不少人仍旧沿袭着祖传的制香业。在五里街镇,记者探访了老字号“蒲庆兰香室”。香室传人蒲良宫向记者说起制香如数家珍,对沉香、檀香、草本兰花香等各种香料品种了如指掌。他取出祖辈留下的略显老旧的商标印章,心爱地抚摸?!罢飧鍪俏易娓噶粝碌摹炖枷憔帧≌??!?/p>
? 永春的制香工艺,源于蒲氏;蒲氏香业,又源于海上丝绸之路——阿拉伯人也称其为繁盛的“香料之路”。在宋元时期,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家族拥有大量海舶,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多年。
? 蒲良宫的儿子蒲海星说,这种家族传统像流淌在血液中的基因。一方面是千年来中华香文化的传承延续,另一方面是阿拉伯后裔制香技术的传入和发展。如今他在淘宝上开了网店“云露堂”香料店,也培养自己还在上学的女儿闻香、识香。
? 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留下了阿拉伯人后裔数万人,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门类已大大丰富。泉州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东成为泉州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泉州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增幅达27%。
? “一带一路”战略使泉州赢得一次千载难逢的新机遇。泉州正加大同阿拉伯国家的经贸、文化往来。泉州商务局官员告诉记者,泉州计划同阿拉伯海湾国家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绿色石化产业合作泉州园区,对石油出口国在原油贸易和金融领域实现高度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