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6日,应英国首相卡梅伦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开始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李克强总理夫人程虹同机抵达。这是英国政府高级官员到机场迎接李克强总理和夫人。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6月17日文章,原题:英中关系的核心议题 中国总理李克强16日抵达英国。尽管面临种种挑战和潜在分歧,但英中在重大问题上仍有更密切合作的空间。能源应当处于双边讨论的中心地位。
英国政府希望让伦敦成为人民币交易中心,但中国真的准备好让人民币经受市场力量的洗礼吗?这也可能永远不会发生。本周的对话应当更具实质性。需要一项植根于互惠原则的务实议程。在对两国都真正重要、能够经受住其它所有事情上难免的风云变幻的核心问题上,开展更高水平的合作。这就是为什么关键课题应当是能源。
目前中国对国内能源资源的开发力度很大,包括页岩气,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工作遥遥领先于英国的最低限度作业,但即使在这方面完全成功,中国的能源进口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增长大约700万桶/日,而那时的天然气进口量可能达到2000亿立方米。15年内,中国将主导整个国际能源经济并影响定价。
在能源进口增长的同时,中国还希望成为一个国际级的工业大国,尤其是为了向日益城镇化、期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人口提供就业。中国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从未经历过经济增速低于7%的一年。发展工业市场是一个非常正当的抱负,但它充满了挑战。从目前情况看,国际化涉及消化吸收西方技术——核能领域就是这种情况。
那么,中国可以做些什么?我认为答案是成为新能源科学的全球领先者,比如自主开发小型核反应堆设计、储能技术、使用最少水资源的页岩开发技术,以及高能效的材料和车辆。中国已经在进行其中一些研发,但仍需付出更大努力,而很大一部分成果能够应用于可在全球推广的新型商用车辆。
英国能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中国无疑拥有相关技能,但它只是刚刚开始打造开发、应用新科技所需的研究基础。拥有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英国,是美国以外唯一具有宽广而深层次的经验、能够开发各种可能性的国家。但英国的大学需要资源,还需要强化它们的全球影响力。
我们需要的是一所优秀的新能源研究型大学——在英国和中国落户——专注于四、五个关键目标。除了前沿科学外,议程还应包括将取得的突破投入应用。我认为,完全可以由两国政府提供初期资金成立一个机构,在一段时间后让其借助研发成果的成功商业化实现自筹资金。迄今两国在合作方面迈出了一些小步——在剑桥、帝国理工、清华等等,但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与其纠结于可能不了了之的协议的细节,李克强和卡梅伦应当开展一些大思维,围绕一项契合两国需要的共同议程商定一个工作计划。那才是建立信任的方式。(尼克 巴特勒: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国王政策研究所访问教授、主席 )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