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11/vol.02
据媒体报道,因近期盘江河上游连降暴雨,盘江河流量突然增大形成50年一遇的特大洪峰,最高流量达到6600立方米/秒,超过“5.12”唐家山堰塞湖最大泄洪量,加之受唐家山堰塞湖和北川区间暴雨的影响,此次洪水泥沙含量高、冲刷力量大、破坏性特别强,致使青莲镇盘江大桥(青莲老桥)发生垮塌。
此次垮塌的青莲镇盘江大桥建成于1969年,全长160余米,宽8米,为空腹式混凝土双曲拱桥,双向车道。“5·12”地震之后,该桥进行了维修加固。
据绵阳市交通运输局官方网站消息,6月19日,绵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段扬等人来到刚加固完成的盘江大桥,检查加固工程质量,段扬指出,盘江大桥作为青莲大桥封闭施工期间的绕行桥梁,经江油交通部门的加固维修,具备了更加安全的通行条件。
“我刚刚走过桥头,突然身后轰隆一声响,回头一看桥上的汽车、行人一下子就掉进江里,吓得人腿直发抖。”江油市九岭镇居民、目击者胡国年介绍,昨日11时26分,他和老伴从青莲镇赶集回来,从青莲石拱桥走过,当时过桥的车辆排满了,他刚走出桥,桥就垮了。
刚刚加固维修的大桥垮塌,10余辆车坠入湍急的河流,不知又有多少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多少幸福的家庭痛失亲人,国家财富正遭受着严重损失,生命之痛再一次刺激着我们敏感的神经。为什么刚刚加固维修的大桥就垮塌?承载生命之重的通道就这么不堪一击?为什么不能防患于未然?
在这个事件中,当地的政府部门,明知道这个桥是危桥,只是临时的通道,为什么不派专人巡查呢?当地政府部门相关单位没有做这项工作吧?
还有就是在四川雨季多年出现灾害,尤其是当地作为水患的重灾区,更应该在春季雨季未到来之时,对所有的桥梁安全进行检查,对出现问题的桥梁能加因的加固,不能加固也应该通过某种措施限行或者禁止通行,当地政府部门是不是做了这事呢?
如果将大桥垮塌完全归咎给天气,是解释不通的。
当地官方将该桥当成了临时性的替代桥梁,其隐患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被暂时忽略了。也就是说,当地官方在重新使用该大桥时,并非不知道其“隐患”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之不过为了新青年大桥的施工开建,决策者在拿桥梁安全和公众安全“赌博”。“带病上岗”的老青莲大桥从再次投入使用之时,就己经埋下了发生事故的可能,发生事故反而是必然。所谓的“暴雨”和“含沙量大”不过是推倒这坐“带病大桥”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现无法证实大桥垮塌的真正原因,事件还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大雨还在继续,洪涝灾害还会不期而遇,我们的生活还会经过无数的道路桥梁,它们安全吗,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生命之痛吗?我们担心、质疑,我们期待着答案的揭晓。